武当道家玉门游龙太极拳养生机理探讨浅述

时间:2015-01-20 | 浏览量:2923

    

    至今仍显得神秘玄奇的中华武术是炎黄儿女创造的东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是我国文化总体结构最正统、最富民族精神、最能反映民族个性气质的领域。然而,中华武术及为为幽深浩繁,涉及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盛衰、文化艺术等很多领域,远非一家之言,一人之力所能尽意。笔者水平有限,只能勉强而为,因所学乃是博大精深的武学中之点滴而已,今所言和所传播的旨在以引玉之砖服务广大民众,诚望同好们批评指正及互相学习探讨,为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和振兴发展祖国传统文化之魂宝携手共进。


    拳之为道,从它产生之日始,一直没离开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应用。然而,在近代以来,拳术界出现了一些谬传误用,一些拳师往往执一偏而从之,使学者往往如入五里雾,不易窥到拳学之全貌,从而渐渐偏离了养生健身之正道。很多人都能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这个道理,但能“和于术数”,“不妄作劳”者就不多了,而且运动多不合理。如激烈的跑步、踢足球等耗大量体能的体育运动,常常造成憋气现象,长期如此,就会形成负氧状态,使血液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增高。血液与氧气的结合率降低,容易出现疲劳和脏腹功能失常,所以,体弱多病者参加这些运动有害无益,而体质好的人如果长期从事此类运动也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如一些运动员发生猝死现象和有很多运动员刚到中年就已伤病缠身或有可怕的后遗症便是证明。而练武,也并不是练什么武术都有益于健康,这也要看其是否合理。因为现在流行的武术运动,很多是失去真传的功法,对身体并无好处。如激烈的拳击、散打和强蛮横练的功夫及超负荷的拳道,虽然也有自卫技击的效果,但却是耗很大体能和将宝贵的神经练成麻木或死坏的运动,对健康很不利。如从事拳击业者及泰拳手,很多都是到中年即生病或早夭,象拳王阿里未及不惑就神志不清,步履艰难,泰拳选手的平均寿命只有36岁以及截拳道的创始人李小龙的英年早逝等等,就是最好的证明。可见运动如果是不“和于术数”,反而会戕生的,摧残生命的运动是不可取的,望同行们能慎思从事。


    在我们中国,先哲们以高度辩证思维和矛盾观点观察事物,逐步形成了以《易经》、《内经》和《老子》为代表的三大辩证法系统。这三大辩证系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国传统文明中的很多成就都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拳学更是深受启益。太极拳是道家修道养生中以武演道的一种修炼形式,其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顺应天理,合乎人体内运行的机理(含人体关节)而产生的一种拳法。其以防病保健和养生益寿为本质又兼有技击防身自卫的特点,是一种符合中医学理论的科学运动方法。现就太极拳产生的机理功效浅述几点如下:


    一、法于阴阳

    太极起于无极,是《周易》宇宙生成论的基本观点。《周易》认为宇宙本体于无极,即浑沌元气。太极图是圆形的,代表宇宙浑沌气一元为始。太极分阴阳,指太极寓有阴阳消长的自然规律。太极中的阴阳各半由小到大,由大到小,说明事物不是静止的,是发展着的、转化着的和运动着的。太极中的至阴至阳,表示事物物极必反,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道理。《内经》中指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说明阴和阳离开对立的一方,其本身就不存在。《灵枢·论疾诊尺篇》中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明如阴阳不平衡事物就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中医学认为:生命体中的阴阳相对平衡和有序,则人体平安健康,否则,一方过盛,相对平衡破坏即发病害。太极拳修炼中讲究的立身中正、端庄凝重、精神内守、形松清逸、心平气静等要领及良性的意态,可使人进入舒适、愉快、空明的境界,久之人则变得精神恬愉、思想开朗、志趣乐观、态度和蔼、心安神静。在遇到意外的七情干扰时,能够使心很快平静下来,抑制情绪的激烈变化。通过长期外练内养,使人心神安详,使其发挥协调脏腑的正常功能,使脏腑之间阴阳相对平衡,各司其职。从而使“五脏坚固,血脉和调,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腹化谷,律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二、和于术数

   “生命在于运动”的说法已成为众所公认的道理。然而,祖国医学则认为这种理论是不够确切的,也是不全面的。运动应合理科学,应遵循养生法则。在这里,“和”字的意思,即懂得和掌握的意思。“术数”即修身养性之法。“和于术数”意思是应该知道并掌握科学的形神兼练,内外同修的整体锻炼方法。名医化陀将“和于术数”解释为:人体欲得劳动和运动但不当使极。这就是说生命在于合理的科学运动。如象前文所说的激烈的体育运动和泰拳、拳击及横硬练功夫则为不科学即不“和于术数”的运动。太极拳锻炼要求“一身舒适”,“虚灵顶劲”,“含胸拔背”,“全身松透”,“内外相合”,“开合适度”等,主要是顺应和改善人的整体机能,强调内外同修,形与神合的整体功法。长期习练太极拳,久则使人神静心和,强壮人体内的正气而达到健康少病。中医学认为,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太极拳的外练内养,可使人元气旺盛而遍全身充毛发,通百脉养全身。从而人体五脏安和,精、气、神三宝充实,固本培元,全身筋脉有力,骨髓坚固,气血皆从,身体强健,并为练习技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防治未病

所谓未病,一是指临床治疗,必须注意防治疾病的转变和并发症的发生。二是指未病先防,防胜于治。如《素问·刺热篇》所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说:“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文中提出治未病的理论,体现中医学预防为主的思想。《内经·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谈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何来?”这说明前人已有科学的“治未病”之法。长期按法修习太极拳,可壮大人体真气,气脉通畅,从而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以上简要探讨了太极拳的部分机理。需要指出的是,太极拳的产生是武术向高层次的重要发展的结果,原传拳法,以求取整体劲力为宗旨,并非一味的松柔。拳溶导引,松中求紧,棉里藏针,一身备五弓乃初创拳之本意。以“一身备五弓”的要求使练习者的头、颈、躯干及四肢连结为一体,通过合理的煅炼,使人体各部位能发出爆发性的力来。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各种原因,如今许多太极拳演练者的“太极”已发生了很大的演变。我们新一代人应为原传拳法的完整保存和传播,使广大民众获得更大的益处而努力。

上一页 下一页